來源:中考網(wǎng)整理 作者:中考網(wǎng)編輯 2019-06-15 20:59:32
材料作文,它既有命題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擬題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考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給考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寫作能力的自由空間。更由于“材料”所具有的靈活性、豐富性、與時俱進性,以及極高的抗拒“猜題”的優(yōu)勢,因此材料作文一直受到一些地方命題老師的青睞。材料作文在考查考生文字表達能力的同時,還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分析概括、歸納推理等多方面的綜合思維能力,所以它一直是中考作文中的難點。
綜觀近年來全國各地中考材料作文所占比重,2007年約6%,2008年約8%,顯然其處于相對弱勢。材料作文曾火爆一時,但隨著命題作文的出現(xiàn),它幾乎淡出了命題人的視線。然而,中考作文題每一年又都少不了材料作文。隨機抽查2009年全國60個考區(qū)的中考作文試題,有4個考區(qū)是純材料作文,2個考區(qū)選用了材料作文作為其中的備選項,約占總數(shù)的10%,保持了相對的穩(wěn)定。如湖北武漢2008年以“簡單的一句話”為材料,2009年以“跳高+石縫小松樹”為材料,連續(xù)兩年都是材料作文;2009年黑龍江哈爾濱以“兩粒種子”“盲人小時候為了自己的缺陷而煩惱沮喪”為材料;2009年廣西柳州、北海以“鉛筆”為材料;2009年湖北黃岡以“人生最重要的幾個字”為材料……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教材中有不少寫作任務都是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現(xiàn)的,這給今后中考打破以往命題格局帶來了可能。而一些地方中考近三年來都是命題作文,今后說不定會突然殺出個材料作文,其概率還是較高的。因此,建議同學們有意識地關注一些當下的熱點話題,還有課文拓展閱讀里面的一些材料,以備將來考場上遇到材料作文時能夠胸有成竹。
難點攻堅
現(xiàn)今的材料作文吸取了話題作文的優(yōu)點,它打破了審題的唯一性、立意的限制性、表達的單一性,給考生適度的寫作自由,從材料中找出相應的寫作話題即可展開行文。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或是名人逸事,或是警句箴言,或是幽默風趣的漫畫(照片、圖片),或是給人以啟迪的小故事、寓言、詩歌等等,其內(nèi)涵豐富,范圍廣闊。讀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是寫好材料作文的關鍵。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把握材料寓義。
審題立意是材料作文寫作的首要問題,而所給材料對主題的確立有著客觀的制約性。很多考生往往把握不了材料揭示的中心,脫離材料另起爐灶,造成“跑題”。請看2009年河南省中考作文材料:
小姑娘把橘子皮剝?nèi),看見里面有很多小瓣,就問?ldquo;橘子,你為什么長這么多小瓣呢?”“是為了讓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說。
小姑娘又問蘋果:“蘋果,你為什么沒有長成小瓣呢?是為了讓我一個人獨吃嗎?”“不!”蘋果回答,“是為了讓你能夠完整地把我奉獻出去。”從小姑娘和橘子、蘋果的對話中,我們看到都與“奉獻”二字有關。命題者的意圖顯然不是讓我們拿這兩種對奉獻的看法作比較,去批判某一方,肯定另一方。我們可以從分享的角度,也可以從奉獻的角度,還可以把二者糅合在一起來立意構(gòu)思,像蘋果那樣完全地奉獻,像橘子那樣讓每一個人分享你的奉獻。也可以從為人處世的角度來立意構(gòu)思:當東西多時與人分享,當東西少時全讓給別人,這是一種可貴的美德。同學們要切記,準確把握主題是材料作文寫作的前提和基礎。
2、選擇恰當角度。
對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會有不同的選擇角度,我們要選取那些最能表現(xiàn)題旨的角度。如2009年四川綿陽中考作文題:
有人說,愛你的人,常常用你不喜歡的方式關心你。比如:躺在床上看書——“你還要不要眼睛?”期末考試成績大幅度下降——“寫出深刻反思!”邀好友上網(wǎng)——“網(wǎng)吧不是好地方,別去。”你可能真的不喜歡這些方式,可是你能說這些不是愛嗎?
讀了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請寫一篇記敘文,題目自擬,600字以上。
這則材料要求我們寫的是生活中體驗到的“自己不喜歡甚至是反感的特殊的愛”。主題表達的是“愛”,但這種“愛”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而是在同學們眼里顯得難以理解和接受的愛,是一種存在心理反差的愛,但最終又是一種符合人類普遍價值取向的愛。如果把親人的愛完全寫成暴力式的,把自己的反感推向極致,這樣的立意必將會出現(xiàn)嚴重偏差。
3、發(fā)散思維,打開思路。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