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18-05-16 21:37:43
十年寒窗讀書苦,無懼嚴寒酷與暑。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結束了高考這一戰(zhàn)。小編祝你考試大捷,馬到成功!本文“高考2017年作文范文:能思考的葦草”詳情請關注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
我很喜歡那樣一個比喻:“人是能思考的葦草。”也許思考就是那個讓人可以凌駕于萬物之上的臺階。但也正是這思考的能力賦予了人類以思想,從而把人類置于了很多旭旭的境地,比如親情與真理。
我清楚地記得康德曾經說過:“有兩樣東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無上敬畏之情: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這句鎊刻在人類思想史上的話語,也許很精當?shù)貫槿祟悢[脫尷尬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招堅持自然真理與思想的道德法則。也許這樣,人類才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長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葦草。
我相信人類在判斷認知事物的時候一定都會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跡,更何況是那樣一種與生俱來揮之不去的神圣感情。中國歷史長河中清風明月般的人物當然有,但是完全割裂親情毫無私念的例子又實在不算多。而我也許真的不太主張做一個冷血無情的人,否則世界沒有了感情,也沒有了色彩。
我很喜歡魯迅,喜歡他那橫眉下的犀利思想。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個深刻的人。而先生客觀冷靜的觀點絕不是眾叛親離而來的,“無情末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這是先生的詩,而先生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先生的面孔永遠是鮮活的,泛著血的殷紅。
世界失去了親情的牽絆將會變得多么蒼白,多么令人窒息。當然我們也很難接受一個親情泛濫的、失真與扭曲的世界。我相信人們可以找到一個折中的契合點,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極端。
去過草原的人一定會驚異于牧草的柔順和堅韌,人這棵可以思考的葦草也許也應該這樣遵循著自然與思想的雙重法則在風中生存。
柔情也許是一把雙刃劍,正負的功能淬于一身,但也許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質與生命的特質:讓生命美麗而不輕佻,繁華而不浮躁。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